Squash Skills請到已退休的職業球員Simon Parke講解落球點的練習,影片內容很簡單,就是Simon示範將反手拍落球點打中發球格後方靠近側牆處的一角。但,為什麼是這個位置?
大家看比賽一定會發現,直線球(straight)是所有選手熱身時一定要練習的項目。直線貼著側牆的球路為何如此重要?
一、它是最佳的安全球,可適度封住對手的擊球選擇,並增加對手的失誤率。當我們擊出的直線球像是黏在側牆上一般,對手便不敢隨意用力揮拍,能變化的球路也會減少。但打出黏在側牆般的球,在比賽高速進行下,成功率太低,因此落球點就顯得更重要。
二、最佳的落球點,是讓球的第二次落地點接近後場玻璃與地板中間的縫隙nick(Second-bounce nick)。
這個球路,會迫使對手要更快地跑到後場去擊球,因為球不會在落地後彈到玻璃再彈出來,而是在落地後快要到玻璃前就要第二次落地了,使得對手被迫要在第一次落地後快速擊球,不能等到碰到玻璃反彈後再擊球,這會產生強烈的時間壓迫感。
當球越來越靠近玻璃,實際擊球點其實和碰到玻璃再反彈出來的球路相比,Second-bounce nick的球路會讓對手的擊球點更後方、更接近玻璃,也因此讓他的揮拍空間更小,他也必須要跑到更後方才能擊球,這會使得他回球場中心T點變慢,讓你能夠更輕鬆地搶到有利的T點位置。
練習Second-bounce nick的球路很重要,要是打得太深,球就會彈到玻璃再彈出來,變得沒有壓迫性;要是打得太淺,對手就可以在中場直接反擊,你光是在中心T點卡位就用掉大半力氣了,很可能還要繞著對手跑。
Second-bounce nick的原理,不只運用在直線球(straight),在打斜對場球(Cross Court)時更好用。這個部分,大家可以自行舉一反三,問問資深球友或教練,或是多看A組的比賽也行。然而要真正了解Second-bounce nick的魔力,可能需要和A組的球員互相切磋過後才會有更深的感觸。
球速、球路沒有絕對,這正是壁球最有趣的地方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Who's Simon Parke?
他是James青少年時期的偶像。記得第一次到香港看職業賽,James看見Simon走進廁所,硬是在廁所外忐忑不安地等他,要黃爸替他和Simon拍照留念。這張照片如今還在James的房間桌上,一轉眼,Simon已經42歲了,James也不再是當年的青澀毛頭小孩。
他從沒有拿過世界前二,最高世界排名是第三。但他卻是個傳奇。
他在1995年打進世界前十,卻在同一年檢驗出癌症,隔年動完化療,四個月後就回到球場上,最後在2000年拿到世界第三的排名,這中間曾經締造了許多不可能的奇蹟。
Simon現在常常出現在Squash TV擔任職業比賽的球評,也許你沒有機會感受他當年在球場上的執著,但可以開始體會他解說比賽的專業與熱情。
留言
張貼留言